2004年,賓州大學的Patrick McGovern教授發表了對舞陽縣賈湖遺址(約公元前7000-6600年)陶器內壁附著物的研究,證實其中含有酒石酸鹽。考慮到賈湖遺址同時出土了野生葡萄種子,而並沒有山楂種子(葡萄與山楂是最常見的高酒石酸含量水果),因此賈湖很有可能是目前全世界已知最早生產葡萄酒的地方——雖然葡萄的作用很有可能是爲了調味,而不是作爲發酵原料。
然而,這一發現並沒有改寫中國葡萄酒的歷史,因爲中國葡萄酒生產的歷史其實非常短暫。
一個產業的發展通常有幾個標誌性的事件,中國的葡萄酒行業也不例外。1892年愛國華僑張弼士成立張裕,被認爲是中國近代葡萄酒行業的起點。但是直到1983年,「中國第一瓶乾紅」在昌黎誕生,中國葡萄酒行業才真正形成並開始逐漸發展。進入千禧年,中國的葡萄酒產業在不斷探索和試錯中發展。2003年仿照歐洲葡萄酒產國的法令,推出了中國本土的第一個原產地域產品的國家標準:GB 18966-2003 原產地域產品 煙臺葡萄酒。隨後昌黎、沙城等產區的原產地域產品國標陸續公佈,包括最受業內關注、最具活力的賀蘭山東麓產區。
您已閱讀15%(475字),剩餘85%(273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