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與美酒

葡萄減產,會帶來葡萄酒危機嗎?

張翛翰:以孛艮地產區爲例,2010年至今,除了2015是大年外,幾乎每年葡萄園都嚴重減產。如何應對氣候殺手?

自從2008年香港取消葡萄酒進口關稅以來,亞洲地區的葡萄酒貿易蓬勃發展。飲用葡萄酒成了當下最時興的話題,從頂級會所到街邊大排檔,葡萄酒儼然成了中國人日常餐飲的一部分。

葡萄酒始終是靠天喫飯的農產品。大部分的酒莊,即使如孛艮地的頂尖名莊,也都是小農經濟。而少數由雄厚財團和家族企業擁有的香檳奢侈品牌、波爾多列級名莊和澳洲、加州的工業化酒廠,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也面對著經濟大環境和市場的挑戰。

2017年對整個歐洲葡萄酒世界來說都是多災多難的一年。從4月開始,霜凍輪番襲擊了歐洲的主要葡萄酒產區。法國的幾大優質葡萄酒產區波爾多、孛艮地、香檳無一倖免。這一橫掃整個歐陸的冷空氣,給歐洲北部新興的優質起泡酒產區英國的蘇塞克(Sussex),和陽光明媚的亞平寧半島托斯卡納(Tuscany),都造成了嚴重的創傷。

您已閱讀15%(349字),剩餘85%(203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