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倫敦政治經濟學院讀大一的復活節假期,我第一次穿上全套黑色職業裝,以實習生的身份來到倫敦金融城某投資銀行。約有三四十名來自歐洲各所大學的大一新生參加這一屆的實習項目。實習第一天,我們在公司眺望泰晤士河的餐廳邊喫早餐邊自我介紹。倫敦初春的晨光透過落地窗照在人們身上。這羣人身形挺拔,髮型妝容精緻,言談自如,我有時分不清誰是正式員工或經理,誰是剛剛成年的實習生。
高中開始的實習
不久我發現,同級的實習生們不僅僅只是套裝妥貼、能駕馭十釐米高跟鞋那樣的表面成熟,其中很多人能在模擬項目討論中時而春風和煦,時而氣勢凌人地參與談判,迅速爲商業目標估值、決定交易與否;並在與公司高階主管的交流會上直言不諱,提問在金融危機後,自己爲什麼應該選擇大而不倒的投行,而不是投身「更能爲社會創造直接價值的」新興產業。
您已閱讀12%(343字),剩餘88%(250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