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到全球金融危機及其餘波,一個最爲引人注目的事實是,政策反應是多麼不起眼。這與先前的經濟史存在明顯不同。在過去一個多世紀裏,最深層的政治和經濟危機都帶來了變革性的改革。這一次與以往不同。
富蘭克林•D•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的新政(New Deal)是把危機變爲機遇的典型例子。1933年上任後短短几個月內,羅斯福把美元與黃金脫鉤、實現了通貨再膨脹,先是關閉銀行系統、在出臺存款保險制度後重新啓動,推出了大型公共建設項目,對華爾街實施徹底的監管,並引入了最低工資標準。隨後他又很快推出了社會保障、貿易自由化、以及住房政策改革。
羅斯福新政異常積極活躍,但在其他危機中,政府也都大刀闊斧地改革經濟體系。19世紀末美國常見的金融不穩定以及財富和市場力量的日益集中,催生了常態化的收入所得稅、央行,還有老羅斯福——狄奧多•羅斯福(Theodore Roosevelt)的反壟斷法。在二戰後,所有西方國家達成一種共識,由此成立了社會民主主義混合式經濟——如今這似乎是很多人所渴望的經濟制度。
您已閱讀26%(454字),剩餘74%(126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