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倡議在2013年底提出以來,引發各國的關注。源自於古絲綢之路的「一帶一路」,但並不侷限於古絲綢之路的理念、範圍,而是富含廿一世紀的時代氣息,尤其是與自發的、「有機」的古絲綢之路不同,「一帶一路」是由中國首先倡議,既是對中國的發展、責任提出了新的要求,也是爲正陷入泥淖的世界經濟開出了一劑良方。
尤其是2017年5月14日在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峯論壇,更吸引了來自30個國家的元首、政府首腦,以及超過130個國家政府官員、經貿領袖的積極參與,這更引起了世界各國對「一帶一路」的更大關注,國際學術界也通過各種理論體系來研究和分析「一帶一路」,希望以此進一步瞭解和判斷「一帶一路」的真正內涵和未來發展趨勢。
現有理論難分析「一帶一路」
您已閱讀5%(324字),剩餘95%(66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