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產

FT社評:讓住房迴歸本源

房地產作爲投資工具的威力可能是金融史上一個特定時期的人造產物。隨著利率上升,把購房當作儲蓄的很多業主可能失望。

金融危機幾乎已經過去10年了。大多數發達經濟體,就算不能說強勁,也已經實現平穩,資產價格幾乎普遍較高。央行銀行家們或者威脅要上調政策利率,或者正在小幅上調政策利率;他們或者減少買入債券,或者正在討論賣掉一些債券。數年乃至數十年以來,這是利率首次似乎有可能上升並持續上升。自6月底以來,債券市場一直在(緊張地)回應這種可能性。股市也反映出改變後的預期。另一大資產類別——房地產一定也感受到了環境的變化。的確,房地產市場可能是這些市場中最脆弱的。

考慮到房地產在金融危機中扮演的罪惡的角色,以及房地產極爲快速的復甦,人們自然會擔憂利率上升可能造成價格暴跌。商業房地產是第一個要觀察的領域。美國各銀行的商業房地產(CRE)貸款存量幾年來年年以近兩位數的速度成長。美聯準(Fed)在今年2月表示,螺旋式上升的商業房地產估值使規模較小的銀行變得脆弱。英國各銀行對商業房地產的敞口大約爲800億英鎊,是危機前的一半,這一點令人欣慰。儘管如此,英國央行最近的金融穩定性報告指出,商業房地產的租金收益率低得驚人。這幾乎就是在宣佈商業房地產的價格不可持續了。尤其是,倫敦金融城(City of London)供應充足的辦公空間無助於支撐租金水準。即使外國現金買家承擔了一場價格回調的大部分損失,市場仍會出現無法預測的漣漪效應。

商業房地產哪怕出現30%甚至幅度更大的價格回調,看上去都是可能的。不過,這種修正不一定會轉化爲一場危機。在大西洋兩岸,相對於經濟規模,商業房地產債務的存量並不龐大。是的,重要的不是整個體系中的槓桿,而是最不良的貸款以及這些貸款集中在哪些地方。由於現在銀行的資本緩衝更加充足,任何出現問題的地方都會得到緩解。

您已閱讀56%(706字),剩餘44%(56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