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外對話

中歐合作能否將《巴黎協定》進行到底?

中外對話:隨著美國退出巴黎協定,歐洲與中國將成爲氣候行動掌舵者,但這足夠嗎?中國專家給了他們的看法。

在川普宣佈美國退出《巴黎協定》不到24小時,歐盟和中國的領導人聯合呼籲加強合作,共同應對美國退出後的氣候局勢。

徐晉濤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 副院長

"以目前的情況來看,也只能中國和歐洲合作推進了。國際貿易領域的談判不會是中歐氣候合作的障礙。在氣候領域,中國的內在動力來自於國內環保減排的壓力;而歐洲歷來有環保積極的理念,很多歐洲國家非常綠色清潔。如果中國、印度等國排放量一直成長,其市場主體的相對競爭力會降低。因此,雙方都有在氣候領域合作的動力。」

您已閱讀27%(225字),剩餘73%(5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

對話地球(Dialogue Earth)是一家關注氣候變化與環境的非盈利機構,專注於分享全球經驗和知識,推動氣候變化科普和建設性對話。對話地球在歐洲、南亞、東南亞、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區的17個國家有專業的編輯團隊,使用8種語言發佈氣候和環境相關文章。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