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教育

高考:一場「投名狀」

周健:某種意義上講,高考就是未來社會資源分配權的競爭。既然是爲利益分配而考試,就必然會導致應試教育的出現。

1980年,江蘇省興化市戴南鎮敲鑼打鼓歡送當地的高考狀元劉漢清前往哈爾濱工業大學報導。

當時,16歲的劉漢清,以398.5分的成績,被哈爾濱工業大學錄取,成爲戴南鎮第一個考上重點大學的學生。五年後,劉漢清因在學校「癡迷數學研究」,多門功課考試掛科,被勸其退學。

2017年,53歲的劉漢清成爲江蘇省興化市戴南鎮雙沐村五組低保戶,每月領取400元的低保。

您已閱讀8%(174字),剩餘92%(199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