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中國經濟

中國如何擺脫債務陷阱?

沃爾夫:中國仍然需要依靠債務快速成長才能維持經濟增速,而且擺脫這個陷阱的所有方法,看上去都很艱難。

「如果事情不能一直持續下去,它就會停下來。」這是以其發明者赫伯特•斯坦因(Herbert Stein)命名的「斯坦因定律」(Stein's law)。斯坦因是理查•尼克森(Richard Nixon)任內的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Council of Economic Advisers)主席。駐美德國經濟學家魯迪格•多恩布希(Rüdiger Dornbusch)補充道:「危機到來所用的時間比你以爲的久得多,然後它發生的速度又比你以爲的快得多。」

這些名言幫助我們思考中國宏觀經濟問題。以政府提出的成長率目標成長,需要迅速提高債務與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這不可能一直持續,因此會停下來。然而,由於中國政府控制著金融體系,這可以持續很長時間。可是,拖得越久停下來,發生危機、成長大幅放緩或兩者同時發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您已閱讀18%(359字),剩餘82%(16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