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過去幾個月全國一些城市房價再一輪大幅上漲,新一輪限購政策也再一次箭在弦上。然而和以往限購政策不同,這一次限購政策的推出,好像對市場根本沒有起到任何抑制和限制的作用。反之,越來越多的市場參與者把限購令當作是一種重大利好訊息,集中精力想盡辦法,希望能夠在限購令實施的時候,儘可能繞過限購令的規定,儘早佈局多買房,買大房,等待限購令一旦,或者說遲早取消,就可以通過房價再一次報復式的上漲,大規模地獲利。
那麼,本來旨在抑制房價和限制房價上漲的限購令,是怎麼在過去的十幾年間逐步演化成爲一種強有力的利多訊息的呢?最核心的兩個原因,是預期和博弈。
在過去十年房地產泡沫形成過程中,市場經歷了過去十多年數次有始無終的房地產調控政。在一次又一次失敗的房地產調控政策之後,市場裏幾乎所有的參與者幾乎都已經清楚地認識到,政府充其量只是希望房價能夠平穩逐步地上升,並不希望真正打壓房價或者把房價限制在居民可以承擔的合理範圍之內。有了這種對於政策導向和今後房價走勢的預期後,所有的限購政策在投資者心目中,不過是一紙空文,和沒有牙齒的老虎罷了。
您已閱讀24%(460字),剩餘76%(145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