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月中國的股市和貨幣雙雙下挫,許多全球投資者都認爲尾聲即將來臨。經過這麼多年的債務激勵,對住房、基礎設施和過剩製造能力大舉投資,許多人認爲這個泡沫終於即將破裂。
但它並沒有破。中國經濟預計已達到2016年政府目標,即國內生產毛額(GDP)至少成長6.5%。股市穩定了下來,從去年1月下旬的低點反彈了19%。出廠價格在經歷了四年多的通縮後,在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帶動下由負轉正。人民幣繼續下跌,但保持了有序貶值。
但幾乎無人認爲中國的根本經濟挑戰已得到了應對。成長表現相對強勁的代價,是進一步加大槓桿,並且再度依靠煙囪工業來推動成長。許多經濟學家認爲,政策制定者們追求過於雄心勃勃的短期成長目標,同時推遲必要但痛苦的改革,只是在積累問題。
您已閱讀7%(317字),剩餘93%(410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