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2017:防止「進」的冒失,也要防止「穩」的超調

萬喆:「穩」和「進」已成爲一體兩面,只有穩中求進,同時進中求穩,方能在無限動態的新常態中實現穩態。

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提出「穩中有進」,這個詞立即被廣泛解讀。

但是如果你細細品味和研究,多半會發現許多解讀都不過是變著花樣在做「名詞解釋」,感謝中國文學的博大精深,可以讓人在方寸之間有無限辭彙來進行反覆和重複的描繪。但結果卻幾乎如出一轍,那就是,在解釋到底要怎麼做這件事上還不如會議公報本身來得有料。

穩中求進的故事

您已閱讀5%(155字),剩餘95%(323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