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2017:擠泡沫、熬槓桿、慢改革

周浩:相對漫長的「去泡沫」將是未來一段時間的主題,央行更有理由把防止風險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

中國經濟在前三季度的表現,讓市場悲觀人士大跌眼鏡。2016年初,市場的主流觀點是中國經濟增速將很難突破6.5%,即使一直相對樂觀的IMF也預測中國經濟將在2016年成長6.3%。結果,中國經濟在前三季度的增速均爲6.7%,眼下,即使最悲觀的預測,也認爲中國經濟將在2016成長6.5%。

隨著對中國經濟的預期變化,多數機構對中國經濟未來一年的看法也不再極度悲觀。而支撐中國經濟「超預期」表現的,仍然是房地產。房價在2016前三季度同比增幅超過10%,一線城市更是同比暴漲超過30%。從房價本身來看,其同比漲幅已經超過了歷史上的任何可比數據。

顯然,中國的「供給側」改革新政取得了成效。在過去的兩年內,幾乎所有的數據都表明,房地產高庫存是中國經濟面臨的重要風險之一,而如今,房地產政策再度大幅收緊,似乎庫存不再是問題。

您已閱讀23%(356字),剩餘77%(11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