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報告

西方這座自由主義燈塔在黯淡?

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認爲,喧囂的2016年,或是後冷戰時代的終結點。中國面臨機遇期,但更需保持戰略定力。

2016年,國際政治舞臺充滿戲劇性,在民粹風潮的裹挾下,強人政治迴歸,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全球化進程面對嚴峻挑戰。南京大學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朱鋒在接受FT中文網專訪時指出,冷戰後由美國主導的自由主義國際秩序從未像今天這樣搖擺過。他認爲世界政治正在進入一個新週期,特徵是再全球化、再國家化,和再意識形態化。面對這樣一個喧囂而陌生的外部環境,中國要把握機遇,但更要保持戰略定力,以內爲主。以下是我們的訪談實錄:

FT中文網:2016年國際社會發生了很多黑天鵝事件,其中對中國外部環境影響最大的,或許是川普的當選。他當選後的一系列舉動,包括和蔡英文直接通話、質疑「一個中國」原則、重用軍人,以及他要顯著擴張美國海軍,都顯得咄咄逼人,都好像在針對中國。您認爲美中關係近期是否面臨嚴峻考驗?

朱鋒:事實上我不是很同意這種看法,就是川普上臺後和蔡英文通電話、挑戰「一個中國」原則,以及在中國議題上說了一些狠話,美中關係就會迅速發生逆轉。川普除了嘴大、願意成爲話題中心之外,也是一個很成功的商人,而且他在美國電視上做了很長時間的真人秀,他唯恐媒體不把他放在關注的焦點。我更多地把他在中國問題上的發難,看作是他在製造中國議題。他目前還是一個候任總統,對「一個中國」的挑戰,還有要和中國打貿易戰,是否會變成真正的川普政府的中國政策,我們還需要觀察。短期來看,中美彼此都在一個調試期。中國也不會對他嘴上的這些言論做出極端反應。如果說川普廉價的幾句話就把中國弄得頓足捶胸,那太便宜川普了。

您已閱讀14%(636字),剩餘86%(390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