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投資

英美企業爲何不願投資?

桑希爾:對於任期不到5年的執行長來說,與其進行難以立竿見影的長線投資,不如通過削減成本來提高利潤。

英美資本主義當前的一個顯著特徵是在利潤如此之高之際企業投資卻保持低位。鑑於資金低廉、基礎設施需求顯而易見、快速成長的消費市場正在發展中世界一個接一個湧現、智慧科技讓想像和成立新的商業模式成爲可能,這種投資匱乏顯得格外令人困惑。

怎麼會這樣?

最顯而易見的答案是公司老闆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受到的創傷仍未痊癒,避險情緒強烈。相對於押注新的業務,「守成」是更容易的選擇。問問美國製藥公司禮來(Eli Lilly)吧,該公司曾斥資數十億美元開發一種治療阿茲海默症的藥物,遺憾的是該藥未能通過臨牀測試。

您已閱讀17%(248字),剩餘83%(12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