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藝述東西

再造「老北京城」的中國女首富

馬繼東:陳麗華是胡潤榜中國女首富,收藏界的紫檀女王,老北京文化園是她下一個大手筆。

來北京這些年,直到站在正陽門城牆上,我才知道,這座明清兩朝首都規模最大的古城門,甕城裏還藏有兩座廟:一座關帝廟,一座觀音廟,每座廟都有獨立院落,院內沖天而立的紅色旗杆格外醒目。兩座廟以龍車鳳輦出城專用御道爲中軸線東西對稱,隱匿在高聳宏偉的北城樓與南箭樓之間。

我登的這座「正陽門」,高約5米,縱深近20米,距離它原本的位置——天安門廣場南端的前門大柵欄有30多公里的距離。城牆由無數塊陰沉木整齊堆砌,那些深埋在地下數千年之久的碳化木材,啞沉的色澤與普通牆磚別無二致。城樓和箭樓的建築主體則選用珍貴的小葉紫檀,用傳統的榫卯結構搭建而成,飛簷反宇,丹楹刻桷,甚至連箭窗、千斤閘等建築內部結構,每處細節都雕琢得栩栩如生。

像正陽門這般嚴格遵照1:10比例復原的老北京城門,內城門9座,外城門7座,一共有16座——曾經的城市門面大多已於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消失,伴隨新首都的公路、地鐵興建熱潮——如今被安置在北京市通州區臺湖鎮一處農場裏,數排巨大的鋼架廠棚成爲它們的臨時棲身之所。

您已閱讀13%(432字),剩餘87%(295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藝述東西

馬繼東,《藝術商業》雜誌及藝商傳媒公司創辦人,中央財經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特聘專家,爲多家藝術網站、拍賣行、電視欄目及電商平臺提供顧問諮詢服務。曾任文化部《藝術市場》雜誌社副社長。《藝述東西》將以通俗視角解讀瞬息萬變的藝術品行業,發掘東西方世界藝術大事件背後的商業力量,推薦影響現代人生活方式的趣味收藏。本專欄兩週一篇,週二出版。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