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公司治理

「血洗」董事會:上市公司不堪承受之重?

鄭志剛:中國很多上市公司並沒有完成公司治理制度的相應調整,小股東未來很長的一段時間依然是待宰的羔羊。

11月15日深夜WeChat公衆號「市值風雲」在「重磅突發」欄目下,以「南玻A高階主管集體辭職,姚振華『血洗』董事會」爲題,報導了南玻A高階主管集體辭職事件。包括創辦人曾南在內的8名高階主管相繼辭職,兩名提出辭職的獨董由於導致獨董佔董事會人數的比例低於法定要求,被迫繼續履職。(請見英國《金融時報》對此事的報導)如果說萬科股權之爭標誌着中國資本市場開始進入股權分散時代,那麼,這次南玻A高階主管的集體辭職事件則是股權分散時代公司治理事件的新高潮。南玻A高階主管集體辭職事件將像萬科股權之爭一樣註定成爲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歷程中具有標誌意義的公司治理事件。

在持續觀察南玻A高階主管集體辭職事件未來走向的同時,已經披露出來的資訊引發了我們對中國上市公司如何應對股權分散時代公司治理制度安排變革的幾個思考。

首先,併購能夠必然像傳統公司治理理論預期的那樣,可以實現改善公司治理,降低代理成本的目的嗎?

您已閱讀10%(378字),剩餘90%(336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