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英國政治

德蕾莎·梅伊埋葬了柴契爾主義

沃爾夫:保守黨政府開始擁抱公平和政府幹預的政治理念,兩位女首相漸行漸遠。這是英國政治又一次重大轉變。

德蕾莎·梅伊(Theresa May)埋葬了柴契爾主義。在一個保守黨政府主政期間,英國正在擁抱公平和政府幹預的政治理念。這可能標誌着英國政治的一次重大轉變,堪比1940年代的轉向社會主義以及1980年代的捨棄社會主義。

記住,溫斯頓•邱吉爾 (Winston Churchill)領導的聯合政府於1942年發佈了《貝弗里奇報告》(Beveridge report),該報告奠定了戰後福利國家的理論基礎。類似的,工黨首相詹姆士•卡拉漢(James Callaghan)於1976年表示「我們過去常常認爲,可以通過花錢擺脫衰退,以減稅和增加政府支出來促進就業。我坦白地告訴你們,這個選項已不再存在。」此言爲柴契爾主義奠定了基礎。

現在,梅在保守黨大會上的發言中主張,「當我們中的某個人陷入困境時,我們最基本的人類本能就是把自己的利益放在一邊,伸出援手,幫助他們度過難關。這就是爲什麼我的核心信念是人生的意義不僅是個人主義和自我利益。我們組成家庭、社區、城鎮、城市、郡和國家。我們對彼此負有責任。我堅信,政府也負有責任。」

您已閱讀30%(455字),剩餘70%(107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馬丁•沃爾夫

馬丁•沃爾夫(Martin Wolf) 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及首席經濟評論員。爲嘉獎他對財經新聞作出的傑出貢獻,沃爾夫於2000年榮獲大英帝國勳爵位勳章(CBE)。他是牛津大學納菲爾德學院客座研究員,並被授予劍橋大學聖體學院和牛津經濟政策研究院(Oxonia)院士,同時也是諾丁漢大學特約教授。自1999年和2006年以來,他分別擔任達佛斯(Davos)每年一度「世界經濟論壇」的特邀評委成員和國際傳媒委員會的成員。2006年7月他榮獲諾丁漢大學文學博士;在同年12月他又榮獲倫敦政治經濟學院科學(經濟)博士榮譽教授的稱號。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