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切爾夫人

FT社評:撒切爾遺產長存

撒切爾重塑了現代英國。她的遺產,包括馴服工會、縮減政府職能,以及堅決對抗共產主義,讓她成爲在全球影響重大的政治家。她也有缺點,但她的優點超過了缺點。

瑪格麗特•撒切爾(Margaret Thatcher)重塑了現代英國。她成就豐碩,不同凡響。正如美國總統巴拉克•歐巴馬(Barack Obama)昨日所言,撒切爾突破了最後一層玻璃天花板,成爲第一位領導一個西方主要民主國家的女性。她的遺產——馴服工會、縮減政府職能、堅決對抗共產主義——讓她成爲在全球影響重大的政治家。

作爲首相,撒切爾是格萊斯頓(Gladstone)之後,英國和平時期最傑出的領導人。她改變了民衆對國家衰落的看法,併成爲衡量所有後繼英國政治人物的標杆。她重塑了「領導」之意。

時隔30年,已經很難記起1979年撒切爾履任之初英國的糟糕境況。民衆不滿與通膨的嚴冬讓人們質疑英國的治理能力。在海外,蘇聯在全球投下了嚇人的陰影。西方看起來衰弱不堪,陷入自我懷疑之中。撒切爾與時任美國總統隆納•雷根(Ronald Reagan)在大西洋兩岸相互呼應,兩人在國內推行自由化,在國外以武力追求和平,從而扭轉了上述局面。

您已閱讀27%(411字),剩餘73%(113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