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剃刀邊緣

十月的造句

老愚:依照中國傳統,取名是件大事,須嚴肅慎重爲之。過去的名字,總是莊重的,即使俗,也俗得符合人之常情。

【平坦】秋意漸重,在大街閒逛,看見有平坦小腹的男女,便覺喜歡。

【倒計時生活】長假期間,遊高淳中國第一國際慢城,中午在著名的海風樓喫飯。老闆莊清泉來自臺灣,今年六十一歲,紮根此地數年,以天然種植、經營大地藝術名震遐邇。他幽默、直率,說話極富煽動力,在人海里沉浮多年,雖歷經坎坷卻滿面紅光,他對衆人說:我用紫薇斗數給自己算過命,我能活八十七歲,還剩二十六年,我要倒計時生活,每一天都活得精彩!他雄心勃勃籌備開設「植物工廠」,稱土壤都從德國進口,決心引領高階蔬菜消費,讓中國人喫上無毒蔬菜,「出來了先往中南海送!」

【殺、關、管】翻看畢業紀念冊,裏面有一張一九八五年的「復旦大學畢業生登記表」,上面極醒目一欄提出的問題是:「家庭主要成員和主要社會關係中有無被殺、關、管的,與本人關係如何?」所謂殺,就是被執政者當作「反革命」處死,含自「鎮壓反革命」以來歷次運動的鎮壓對象;關,即關押的刑事犯,完全喪失人身權利;管,管制之意,人雖在獄外,但行動受組織監控。我的回答是:「無。」事實是,我的外祖父自一九四九年所謂「解放」以後,就喪失了自由,處於被管制狀態,沒收財產,批鬥,精神壓抑導致肝腹水,最後慘死在永無止境的「勞動改造」中。

您已閱讀29%(508字),剩餘71%(12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剃刀邊緣

老愚,男,陝西扶風人,畢業於復旦大學中文系,社會觀察家,出版人,散文作家。著有《在和風中假寐》《暮色四合》等。因《「紅二代」的意志》《「紅色重慶」的價值》《重慶紅色頻道發出的信號》 等系列文章,而獲得2011年度亞洲出版人協會評論大獎。公號名爲「老愚的自留地」。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