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尚街

K11裏的「包包主義」

盧曦:在K11的B3層,有400年手袋的演變史,上面的樓層則可以把IT包買回家,這就是老闆鄭志剛的生意經

最近幾個月,上海淮海路K11購物中心B3層的chi K11美術館,是一場名爲BAGISM的展覽,中文叫「包•當代」,你能看到很多包。

BAGISM這個詞在詞典裏是不存在的,它來源於約翰•藍儂和小野洋子夫婦。1969年3月31日,他們在維也納舉辦記者招待會。特立獨行的兩人全過程躲在一層代表包袋的布料後面沒出來。據說是想令公衆更關注他們的語言而不是他們的名人身份。

這對夫婦至今仍是全球文藝青年心中神一般的人物,在中國也不例外。而K11這場展覽卜一登場,就展現出深刻的藝術洞察力,遠不同於一般購物中心活動的市場活動。但也有人提出,是否略顯晦澀,不夠親民?

您已閱讀14%(274字),剩餘86%(164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