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商學院

如何讓商學院課程70年後仍有用?

希爾:年輕的經理人需要什麼特質才能在職業生涯中平步青雲?最明顯的特質或許是最不容易教授的:適應能力。

在去年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上,有人聽到一位教20歲出頭的學生的管理學教授——其中一些學生可能工作至90多歲——哀嘆道,「我能教給他們什麼到2085年仍會有用的東西呢?」

回想70年前就知道這種挑戰的難度了。「創業者」一詞只是在1947年纔出現在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的課程中,而且自那以後又經過多年才深入人心。傑弗裏•克魯克香克(Jeffrey Cruikshank)在講述哈佛創業教學歷史的《創業者—哈佛弄潮的故事》(Shaping the Waves)一書中寫道,這些「只是教員們剛剛開始的努力,它們將需要近半個世紀纔會獲得重視」。

商學院有時候喜歡給人一種它們教授的東西將會讓人終身受益的感覺。但正如琳達•格拉頓(Lynda Gratton)和安德魯•史考特(Andrew Scott)在他們的新書《百歲人生》(The 100-Year Life)中指出的,隨著更多人的壽命長達一個世紀乃至更長時間,教育、就業和退休這3個傳統的人生階段將會模糊和被打破。

您已閱讀23%(466字),剩餘77%(155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