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經濟唱衰論有些言過其實

桑曉霓:分析顯示,中國的銀行已啓動資本重組和紓困,生產者價格也有望在年內止跌,這些都是經濟的有利跡象。

對於看好中國經濟的人而言,這一週過的並不開心。

首先,上週五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內地經濟放緩,7月份工業生產增速和1-7月份投資增速雙雙下滑。接著,在對中國經濟的年度評估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對6兆美元影子銀行產品的違約風險提出嚴重警告。這給一些人提供了更多彈藥,他們警告稱,沒有哪個國家能以中國的速度提高債務與國內生產毛額(GDP)之比而不發生危機。

然而,這種悲觀情緒或許過頭了。「我們對中國765家銀行的分析顯示,資本重組以及紓困已經啓動並且取得了出乎意料(且被低估)的進展,」瑞銀(UBS)駐香港分析師賈森•貝德福德(Jason Bedford)在8月中旬一份詳細分析報告中指出,「自2013年以來,資產減記和不良資產處置增加了2倍。」

您已閱讀23%(324字),剩餘77%(10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