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星

投資中國必須考慮政治風險

FT首席國際金融記者桑曉霓:佳兆業、復星等公司的先例顯示,中國企業何時發生違約尤其難以預測。同時也提醒人們,在中國進行債權投資仍必須考慮政治因素。

去年12月,當頻頻出手收購的中國企業集團復星(Fosun)創辦人郭廣昌遭北京當局扣留問話時,該集團的債券價值立刻下跌。

所以,佳兆業(Kaisa)——同樣在香港上市的一家名氣不如復星的開發商——的一名高階主管做出的回應是,以極低的價格囤積復星債券。他早已得出一個許多投資者最好牢記的結論:在中國,進行債權投資仍必須考慮政治因素。

「我認爲,郭先生很快就會獲釋,」這位佳兆業高階主管回憶道。他還說,他的看法是基於親身經歷。2014年,佳兆業曾捲入北京方面發起的反腐運動。「經歷過發生在我們身上的事情,他們不會想要動一家比我們還要大的公司。政府從我們這裏汲取了教訓。」

您已閱讀20%(276字),剩餘80%(111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