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科股權之爭成爲近期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一個根深蒂固的「好公司」形象驟然漏洞百出,股權結構、上市公司治理、獨立董事等制度突然間在萬科存在嚴重問題。這讓A股市場和監管部門頗爲尷尬。
當然大部分問題也是A股市場的通病,但也有一個特殊的例外被撕扯開了,就是國有企業的經營管理層竟然能夠凌駕於一切大股東的意志而「我行我素」,甚至是經營管理層既排斥實際大股東又與名義大股東意志相悖,在主人家裏替主人選新主人,寶能、華潤自然不會容忍王石管理團隊的肆意妄爲,一幕幕互相撕扯的鬧劇讓人異常驚訝。
在成熟市場除非是AB股結構,經營管理層才能夠合法凌駕於董事會和主導經營決策,這也是馬雲和阿里巴巴當時拒絕香港市場而赴美國上市的主要原因,否則也是不可思議的。但在同股同權的A股市場,卻有一批人長期享受著AB股的權力,那就是國有企業,由於國有大股東出資人的角色不明顯,很多國有上市公司的經營管理層的在行使主人的角色,實則「保姆身份」,而保姆卻在做主人。而且保姆將主人的權力行使慣了之後,就忘記了自己的身份。萬科的王石經營管理團隊就是典型的代表,無論保姆給家裏做過什麼貢獻,角色和身份都不能亂,除非合法奪得了主人身份。
您已閱讀18%(494字),剩餘82%(2271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