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五名公正專家組成的國際仲裁庭,已經審理了菲律賓訴中國一案,他們很快就會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海洋法公約)作出最終仲裁裁決。儘管這個仲裁庭不會就領土主權或海洋劃界問題作出認定,但是該裁決很有可能決定其他諸多問題,例如中國的「九段線」是否存在法律依據(中國憑藉該線以模棱兩可的方式,對南中國海逾85%的海洋麪積主張權利),以及任一爭議島嶼是否享有200海里專屬經濟區。
如果北京方面如其早先所言,拒絕承認該仲裁裁決,這一做法將會損害其積極參與談判、且早已批准的《海洋法公約》制度。而且,這一行爲也會損害北京自己的利益。北京方面提出了寬泛的領土權利主張,並採取了強勢的海事行動,不停地將爭議水下地物、低潮高地和岩礁改造成島嶼、機場、港口,這些舉動已經塑造出中國無視法律的國際形象,而拒絕承認該仲裁裁決的行爲,只會強化這樣的形象。
期待北京方面最終改弦易轍,並不是不可能,但是這需要所涉及的亞洲各國以及美國重新致力於實踐《海洋法公約》的原則。同時,也需要其他主要國家繼續向中國施加壓力,例如七國集團(G7)外長會議於4月11日表明立場支持菲律賓仲裁,聲明措辭異常強硬。
您已閱讀13%(481字),剩餘87%(3163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