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一帶一路

eSDR可取代美元地位?

梁海明:SDR要與美元分庭抗禮,有不少問題需解決,或許可嘗試應用區塊鏈技術,將SDR升級爲數字版,此舉理論上可爲各國提供一個「智慧信任」的網路國際交易平臺和交易環境。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公佈國家外匯儲時,首次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SDR),來計算外匯儲備價值。按照SDR計值,中國3月份的外匯儲備爲2.28兆SDR,較上月環比減少378億SDR,顯示持續有資金從中國流走。而按美元計價,3月份的外匯儲備爲3.21兆美元,比2月增加約103億美元(1美元等於0.709814個SDR),外匯儲備在連跌4個月之後首次回升。

人民銀行此次選擇同時公佈以美元及SDR計價的外匯儲備數據,沖淡了資金停止從中國撤退的好訊息,這無疑會令外界猜測人民銀行「自曝家醜」背後的意圖。

相信人民銀行此舉有兩大用意。一是有助消除國際社會對中國外匯儲備縮水及人民幣匯率大跌的誤解。外界慣用美元來衡量外匯儲備量和人民幣匯率的變動,我近期前往一些「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調研,也常聽到中國外匯儲備減少和人民幣貶值會否影響該戰略實施的質疑。不過,中國外匯儲備中美元的比重約爲60%,而非全部,但美元匯率的浮動卻扭曲中國外匯儲備的增減幅度。

您已閱讀15%(421字),剩餘85%(23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