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藝述東西

西方人鍾愛明式傢俱

FT中文網專欄作家馬繼東:明式傢俱符合一百年前歐洲工藝美術運動的主張,這幾年,全球明式傢俱的收藏版圖重心開始向中國迴歸。

幾天前,暢銷書作家海巖看了一部讓他熱血沸騰的微電影,用他自己的話形容,到了「每一個汗毛孔都向外張開」的程度。

這部電影,沒有劇情,沒有人物,主角是椅子、案子、桌子、櫃子——十餘件黃花梨明式傢俱,這些與生活起居相關的器物,在瞬息萬變的自然光映照之下,吐納呼吸,彷彿有了生命一般。

收藏明式傢俱近二十年的海巖,看到鍾愛之物在大熒幕上閃耀,似乎比見證他的小說捧紅影視明星還要興奮。同樣激動難以自持的,還有特意從上海趕來北京首映式現場的資深設計師陳燕飛,這位獨立傢俱品牌「璞素」的創辦人,坦言自己是不折不扣的明式傢俱忠粉,許多靈感正是借鑑了它們的榫卯結構與流動線條。

您已閱讀12%(277字),剩餘88%(2028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藝述東西

馬繼東,《藝術商業》雜誌及藝商傳媒公司創辦人,中央財經大學國家文化創新研究中心特聘專家,爲多家藝術網站、拍賣行、電視欄目及電商平臺提供顧問諮詢服務。曾任文化部《藝術市場》雜誌社副社長。《藝述東西》將以通俗視角解讀瞬息萬變的藝術品行業,發掘東西方世界藝術大事件背後的商業力量,推薦影響現代人生活方式的趣味收藏。本專欄兩週一篇,週二出版。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