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中國「新經濟」動能更佳

中國轉型階段的經濟與混合動力汽車有相似之處。從上市公司財報分析,「新經濟」企業的平均每股收益要優於「傳統經濟」板塊。但從整體經濟來看,前一類企業所佔的比重還太小。

中國從投資驅動型經濟邁向消費主導型經濟的轉型,與駕駛混合動力汽車有著一些相似之處。儘管司機或許傾向於使用更環保的電動引擎,但是他會發現,當扭矩不足時,他不得不切回到更傳統的「油老虎」引擎。

這個類比出自國際金融協會(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Finance)主席蒂姆•亞當斯(Tim Adams),它形容的是中國在尋求從消費導向型「新經濟」中獲得更大動力時所面臨的挑戰。「新經濟」依賴於服務業、技術升級以及更加環保的生活方式。

「隨著時間的推移,混合驅動將逐漸提供中國所亟需的動力,儘管目前它的扭矩不足以支撐其翻山越嶺或是在逆風中行駛,」亞當斯稱。

您已閱讀21%(286字),剩餘79%(110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