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智庫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智庫?

天則經濟研究所王軍:中國智庫改革可先從去行政化入手,推動其逐步走向獨立,尤其是精神上的自由。此外,政府智庫還應服務於社會,面向公衆,實現開放式管理。

最近,美國研究機構發佈了全球智庫排名。一時間,中國媒體各取所需,在列出中國智庫的同時,還突出了兩點:一是,中國智庫數量全球第二;二是中國智庫排位上升。只是,細心的讀者發現,中國官方的報導並不完整,他們似乎不願提到榜單上的中國民間智庫。

雖然中國智庫在國際上贏得了聲譽,但追問下面的問題仍有意義:中國智庫與國外發達國家的智庫有何不同?這種對比是否可以爲我們提供一些線索或借鑑,以便我們建設自己的智庫。

在中國,智庫也稱爲智囊,主要由各級政府主辦的研究院所和大學下屬的研究機構組成。如果將黨政兩條線都會設立且一竿子捅到縣級系統的「政策研究室」也包括進來,那麼,中國智庫的數量還將翻倍。此外,中國還有少量的民間智庫,他們在全球智庫排行榜上也佔有一席之地。

您已閱讀10%(322字),剩餘90%(28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天則橫議

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向英國《金融時報》中文網提供。「天則」語出《詩經》,「天生烝民,有物有則」,引自《易經》「文言」,「乾元用九,乃見天則」,意爲「合乎天道自然之制度規則」。「橫議」源自《孟子•滕文公下》,「聖王不作,諸侯放恣,處士橫議。」 意爲知識分子縱論時政。本專欄由天則經濟研究所研究人員輪流撰寫。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