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個希望各國協同努力提振全球成長的人,都會對20國集團(G20)上海會議呈現出的令人熟悉的組合——即乏味的公開結論加暗地裏的相互詆譭——感到失望。政策制定者們承諾使用貨幣、財政和結構性政策等一切工具來強化復甦。但在現實中,許多國家卻拖延實施艱難的改革,寄望於由其他國家來肩負起財政擴張的重擔。至於貨幣政策,會議上存在一種明確的擔憂:央行武器庫裏的最新武器——負利率政策——或許不過是換了一種新的方式來發起老一套的「以鄰爲壑」的貨幣戰爭。
英國央行(BoE)行長馬克•卡尼(Mark Carney,見上圖)最爲犀利地闡述了這種擔憂。他主張,央行應以能夠增加內需的方式來構建刺激措施,這一點至關重要,因爲只有這樣全球需求「高漲的潮水」纔可以「托起所有的船隻」。
負利率政策的本意就是達成這一效果,迫使銀行尋求風險更高的放貸機會和資產,鼓勵消費者和借款者增加支出。這是合理的,在技術上也是有可行性的。然而,很多銀行和政策制定者並不情願讓零售客戶充分感受到負利率政策的影響。
您已閱讀37%(432字),剩餘63%(726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