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日本央行

日本央行「負利率」政策能否奏效?

文文:無論「量化寬鬆」還是「負利率」,日本央行一直配合安倍經濟學思路部署金融戰略;但結構性的問題難以靠央行扭轉局面,這已經超出了經濟的範疇。

2016年日本政經大事變化不少,1月末日本經濟財政政策擔當大臣甘利明(Akira Amari),因爆出受賄醜聞突然辭職。正當市場還來不及對這位內閣經濟班底靈魂人物的離去,做出冷靜判斷時,日本央行就在第二天即將結束的貨幣政策會議上,以5比4的投票比例,表決通過了自2月16日起,日本央行將對各金融機構存放在該行中的準備金超額部分,實施-0.1%的「負利率」的決定。乍聽「負利率」一詞不明真相的百姓還真是嚇了一跳,以爲自己銀行裏的存款到2月份就要被倒貼利息了。於是乎,專家們忙出來解釋說,這一政策只針對商業銀行,與普通百姓的存款無關云云。與前兩次實施的,貨幣「量化寬鬆」政策推高股市,帶動日元貶值的目的不同,據說日本央行此次首次試手「負利率」政策,意在倒逼民間商業銀行向企業放款(融資)。

在日本,很多人都說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Haruhiko Kuroda)喜歡搞「突然襲擊」,就在一週前的國會諮詢答辯中,他還信誓旦旦地宣稱,央行沒有具體考慮「負利率」的計劃。很顯然,市場在疏於戒備的情況下,猝不及防地被黑田此招又嚇了一跳。這一天日經指數大幅震盪,股價從開市到交易結束,上下區間漲跌將近900點。股價如此翻騰,據說原因在於投資者們無從把握,日本央行此次政策推出的預期效果。與專家們對其政策副作用流露出的某些擔憂不同,日本政府的表態相當積極。爲此市場似乎更願意將賭注壓在央行下一次的「驚喜」上,從當天日經指數高出前一天476.85(+2.80%)點,最終報收17518.30點上看,可以感受到市場對日本央行在不久的將來,再次出臺新政策的期許。

據此間媒體及專家們稱,此次日本央行推出「負利率」政策的背景,涉及近年油價下跌及中國經濟減速等因素對日本市場的影響。特別是元旦過後的市場交易,日經指數一直下滑不止,年前曾接近20000點的市值,一度幾近跌破16000點。先前疲軟的日元不斷加速升值,其升幅已經超出了多數出口企業1美元兌118日元匯率的預期,使之憂心忡忡。如果不能及時阻止市場繼續下滑的趨勢,央行先前通過「量化寬鬆」政策給市場帶來的樂觀情緒將會逆轉。近三年來,日本央行的「量化寬鬆」政策,確實推高了股價活躍了市場,然而關鍵的實體經濟部門至今表現乏力不能同步跟進。一個沒有實體經濟復甦的經濟不是真正的經濟復甦,這一政府與央行的共識,反映了日本央行當下出臺「負利率」政策的急迫心情。在一年一度的勞資談判——「春鬥」即將拉開帷幕之際,日本政府似乎進一步加深了對勞資雙方,就今年調整企業員工工資,所持謹慎態度的擔憂。因爲這種謹慎態度,將對日本社會正在逐漸形成的漲薪潮氛圍極爲不利。企業能否更多地壓縮內部保留讓利於企業員工,將會對整個消費形勢及物價指數的上升產生重要的影響。然而要想使企業做出讓利,其條件也許只能是持續不斷的經濟回穩。而黑田總裁再次宣佈延期完成2%的「通膨目標」之舉(這已是到目前爲止第三次延長目標達成期了),實際上就已經向世人表明了,日本央行對消費指數預期受挫的壓力程度。

您已閱讀41%(1240字),剩餘59%(175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