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經濟正在放緩——既是結構性的,也是週期性的。政策或將會如何應對?毫無疑問,只能依靠不顧一切臨時拼湊出的各種措施。負利率早已從天方夜譚變爲現實。下一步很可能要實施財政擴張。實際上,這正是經合組織(OECD)——財政緊縮政策的長期擁護者——在其《年中經濟展望》(Interim Economic Outlook)中給出的建議。但這可能還不算完,在推出擴張性財政政策的同時,可能還會出臺直接的資金支持,包括所有政策之中最激進的政策——已故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建議的「直升機撒錢」(helicopter drops)。
對沖基金橋水公司(Bridgewater)創辦人雷•達里奧(Ray Dalio)最近已預見到了這一政策。他辯稱,世界經濟已經不止是在放緩,但降息(一號貨幣政策)與量化寬鬆(二號貨幣政策)很大程度上都已彈盡糧絕。因此,他說,世界將需要以鼓勵消費爲直接目標的「三號貨幣政策」。英國金融服務管理局(FSA)前主席阿代爾•特納(Adair Turner)在自己的著作《債務與魔鬼》(Between Debt and the Devil)中也給出了相同的政策建議。
爲什麼世界或將不得不採取這樣的權宜之計呢?簡單來說,答案是:全球經濟處於長期放緩之中。經合組織目前預計,2016年全球產出增速「不會高於2015年——2015年本身也是過去5年增速最慢的一年」。這背後的現實很簡單:全球儲蓄過剩(合意儲蓄比合意投資成長更多的趨勢)日益嚴重,因此,「長期需求不足綜合徵」正在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