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經濟,一直讓人糾結和迷惑,它看上去既強大又羸弱、既活躍又沉悶、既穩定又動盪,就像「羅生門(Rashomon)」,撲朔迷離,衆說紛紜,充滿了相互矛盾的資訊,難以看清趨勢運行的全部真相。這一點,在回顧2015和展望2016時再次顯露無疑,我們看到了日本經濟短期亢奮的跡象,但又難以對這種短期亢奮能否改變長期萎靡的慣性抱有足夠的信心。2016年1月29日,日本央行又出人意料地祭出負利率大旗,給日本政策選擇也籠上了一層「羅生門」的陰影。
成長迷惑:短期亢奮VS長期失落
回望過去,日本經濟在金融危機之後的表現可謂跌宕起伏,經歷了四次技術性衰退:從年度數據看,2008、2009、2011和2014年,實際GDP分別收縮1.04%、5.53%、0.45%和0.1%;從季度數據看,在2008年第一季度至2015年第三季度連續31個季度裏,有14個季度日本實際GDP季環比成長年率爲負,其中有四次出現了連續兩個或以上季度負成長的情況。2015年,受益於日元貶值和寬鬆貨幣環境,日本經濟又一次恢復成長,根據IMF的預測,2015年日本經濟成長率爲0.59%。
您已閱讀11%(473字),剩餘89%(392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