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恐怖襲擊

巴黎:恐懼和午餐

FT專欄作家庫柏:我最愛的當地餐廳任何時候都能找到空桌,飲食仍是巴黎生活的一件重要事情,因此你坐在那裏,本能地思忖如果有槍手走進來,你要往哪跑。

巴黎依然安靜得出奇。去年11月13日的恐怖襲擊之後,遊客消失了。如今,在灰色的1月,這個以前全球遊客最多的城市仍然感覺空蕩蕩的。在沉默中,巴黎人掂量著恐襲給自己造成的影響。

我的辦公室位於巴黎東部第11大區,是2015年兩次恐怖襲擊的發生地。當地的小郵局現在配備了一位全職保安,檢查客戶的包包。走過幾個門,就到了11月有19人遇難的Belle Equipe咖啡館,這裏現在被木板封住,天知道何時才恢復營業。我最喜愛的一家當地餐廳菜單整週不變,大概是因爲幾乎沒有客人,每天買菜已沒有意義。但任何時候你都能找到空桌,飲食仍然是巴黎生活的一件重要事情,因此你坐在那裏,本能地思忖如果有槍手走進來,你要往哪跑。

變態的是,恐怖事件幫助巴黎東部獲得了一種身份認同。自古以來,東部地區較爲貧困,即便在中產階級化之後也是巴黎受到忽視的部分。它的地位低於幾個美麗的鄰近地區(包括位於西部和左岸的「美麗地段」),就像布魯克林的地位低於曼哈頓那樣。幾十年來,當地的共和國廣場(Place de la République)是一個大型環島,矗立著髒髒的法蘭西共和國象徵瑪麗安娜(Marianne)的舊雕像,是巴黎最沒有生氣的廣場。

您已閱讀25%(502字),剩餘75%(149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