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T大視野
劫後巴黎:堅強背後的恐懼與焦慮

FT專欄作家庫柏:巴黎恐怖襲擊過後,政客和評論家們迅速對時局發表種種高見。但普通的巴黎人仍在艱難適應著恐懼與複雜的現實,巴黎的生活看似恢復正常,但這些都是失真的表象。

我們家那條街上一個無家可歸的蓋亞那人對於發生在巴黎的恐怖襲擊極度不安。他告訴我,那個週五晚上他在街上溜達,轉過一個拐角,他突然看到幾個身穿黑衣的男子向「孩子們」開槍——他指的是坐在咖啡店裏的漂亮的年輕人。他說他躲在一輛汽車下,趴在那裏,擔心恐怖分子已看見了他。我不能肯定他的說法是真的,但我確實知道,他問到了有關這次恐怖襲擊的最好的問題。在看到恐怖分子的那一刻,他的腦海裏閃過這樣的念頭:「我得怎樣看待這件事?」

這是一個我們仍然應該問的問題。在多數襲擊發生的巴黎東部,眼下是人們情緒波動和困惑的時刻。然而,打開電視機,你會看到政客和評論人士說得十分肯定。無論他們對巴黎和法國有多麼無知,他們都自稱完全明白我們的問題所在,明白該如何解決它。這種無知不僅僅是讓人惱怒而已,正如我們從9/11之後美國的回應所看到的,它很可能被證明是危險的。

表面上看,巴黎人的生活已恢復正常。隨著咖啡館再次迎來顧客(儘管遊客少了很多),我耳邊不斷聽到巴黎人「堅強」或者他們是「英雄」的說法。然而,這些都是失真的簡單化說法。

您已閱讀10%(449字),剩餘90%(414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