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來,由政府出臺的非比尋常的刺激計劃爲世界經濟提供了支持。如今,世界需要擺脫對非常規貨幣政策的依賴,致力於實現民營部門主導的成長。美聯準加息猶如吹響了號角。中國市場遭受的重創突顯全球不確定性加劇,也說明有必要採取新舉措。2016年或許可以從三個主要方面入手來促進成長。
首先,美國前財長勞倫斯•薩默斯(Lawrence Summers)警告,由於全球需求不足,世界存在「長期性成長停滯」的危險。他還將已持續數十年的全球化趨勢放在上世紀30年代末興起的一種理論之下來闡述。薩默斯擔心,新興市場將面臨全球需求低迷、資本流出、投資前景變差以及匯率貶值。在缺乏新需求的情況下,新興市場將拖累發達國家,這反過來將進一步抑制發展中國家的成長。
根據這種理論,作爲世界經濟中越來越重要的成長來源,中國正面臨艱難轉型,即從以重工業爲主的經濟,轉變爲以服務業爲重心的經濟。在全球經濟狀況不佳的情況下,政策制定者將通過貨幣貶值,以吸引有限的需求,這將引發其他國家採取保護主義的對抗措施。解決辦法是大規模政府支出,特別是在基礎設施領域,通過以極低利率借款融資。
您已閱讀29%(468字),剩餘71%(114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