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將在週二發佈2015年第四季度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數字,當前各方越來越擔心中國經濟的健康狀況,這進而在全球市場引發衝擊波。
官方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在2015年前三季度實際成長6.9%。這與政府「7%左右」的全年目標吻合,但將是自1990年以來最慢的全年成長。以下是週二數字中的五個看點:
名義成長。圍繞中國的「GDP平減指數」(對名義GDP進行通膨調整,得出政治上敏感的實際GDP成長率),人們抱有種種疑慮。GDP平減指數應該是最廣義的通膨指標,涵蓋所有商品和服務(包括非消費品)的價格變化。但是,如果第四季度的平減指數大幅偏離人們比較熟悉的中國通膨指標,投資者將懷疑中國國家統計局在數據上做手腳,因而把名義成長率視爲反映經濟狀況的更可靠指標。
您已閱讀31%(324字),剩餘69%(72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