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經濟表現依然讓世界感到失望。2015年12月財新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Caixin manufacturing PMI)和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Caixin service PMI)均低於50,表明企業界對2016年感到悲觀。除此之外,離岸市場對人民幣貶值的預期正在上升。今年可能將是中國經濟自1998年以來最困難的一年。
自1992年以來,中國經濟經歷了4個繁榮或蕭條期,前3個週期每個大約都持續了7年。首先是1992年到1997年的繁榮期。然後是1998年到2003年的蕭條期。之後,中國經濟進入了高速成長時期,由於中國的大規模經濟刺激計劃,這一時期並未因全球金融危機而中止。因此,這一繁榮期的持續時間比7年稍長,直到2012年才停止。從那時起,中國經濟又進入了蕭條期。如果每個週期持續7年的規律依然有效,2016年將是本次蕭條期的谷底。
在近期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後,中國政府宣佈了5項應對2016年經濟放緩的措施: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降成本、補短板。這些舉措和中共之前制定的供給側改革議程一致。前三項舉措意在使中國經濟實現真正的結構性調整。這並不容易,如果真刀真槍地實施,會帶來一些痛苦。後兩項舉措旨在加強實體經濟的供給能力。從長期來看,這些舉措將幫助中國走上更健康發展的道路。
您已閱讀38%(547字),剩餘62%(887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