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在整個新興市場是一件刻不容緩的事情,特別是在全球需求仍然疲軟、美國加息可能造成融資成本上升的情況下。各國如果要重振成長,就需要營造一個更爲親商的環境。很多國家的政治人士承認這一點,他們已經把結構性經濟改革放在治理議程的核心位置。
但是,各國的改革前景都嚴重依賴於政治領導和整個政治經濟體制:在領導層和公衆對改革的支持比較強大的國家——比如印度——改革前景樂觀;但是在政客對權力比對領導更感興趣的國家——比如土耳其和南非——出現積極改變的前景黯淡。
在印度、墨西哥和印度尼西亞,有魅力的領導人在上臺時均承諾推行雄心勃勃的改革。在這3個國家,改革的雄心都遭遇了不利的政治現實,領導人發現推行改革比在競選時承諾改革更加困難。在一些領域,政府不得不放棄改革,比如印度的土地改革和印尼的燃油補貼。話雖如此,這三個國家仍然在推進部分改革議程,總體上說,改革前景依然是積極的。
您已閱讀21%(381字),剩餘79%(139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