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公司

Lex專欄:蘋果汽車誰來造?

如果5或10年後iCar真正問世,應該是一款時尚、高科技的產品。與iPhone一樣,蘋果不會自己製造。iCar的大多數利潤將歸蘋果,但合作伙伴總能從中分得一杯羹。

蘋果(Apple)汽車要麼是繼蘋果手錶之後最沒能保守好的祕密,要麼是個只有內行人才聽得懂的高明笑話。Project Titan使一款5到10年後纔有望問世的產品受到大肆炒作。iCar可能是無人駕駛的電動汽車,也可能不是。沒幾個人知道。但如果這款產品真正推出,它應該是一款時尚、高科技、能和iPhone整合的搶手產品。誰將是這款產品的製造者?不是蘋果:蘋果的手機、電腦都不是蘋果製造的,而製造汽車要複雜得多——問問特斯拉(Tesla)就知道了。

製造者可能會由一家現有的汽車製造商擔當。作爲獲准進入不斷成長的中國市場的代價,許多汽車製造商教中國合資夥伴如何製造汽車,甚至不惜冒著加劇低成本競爭的風險。iCar將擁有巨大而利潤豐厚的市場。即使蘋果在品牌、客戶關係和盈利能力方面獨佔好處,或許依然會有一家大型全球汽車製造商禁不住誘惑,幫助蘋果製造汽車。規模效應和品牌光環帶來的好處可能會鼓勵它們忽視類似產品上市的風險。

您已閱讀50%(407字),剩餘50%(40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