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中國經濟

2016:結構性改革與調整攻堅之年

北京大學國發院教授盧鋒:今年是中國經濟雙重調整的攻堅之年,結構性改革有望對新週期轉換產生牽引作用。結構性改革有何內涵?改革歷史能給出什麼啓示?

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是中國高層定調年度經濟政策的常規性會議,然而2015年提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同尋常。從藉助市場機制完成周期與結構雙重調整要求而言,新的改革組合措施很有必要並勢在必行。結構性改革會伴隨陣痛,然而有望爲中國經濟新週期新結構浴火重生奠定基礎,成爲實現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目標的關鍵舉措。2016年將是中國經濟雙重調整的攻堅之年、陣痛之年、謀求突破並最終走向決勝之年。

結構性改革新政不同尋常

從公開報導資訊看,中國年末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主要包括總結當年工作、分析形勢並部署來年工作等議程,其中來年工作任務表述集中反應決策層政策思路具有特殊意義。比較十多年該會議的政策要務表述,可見2015年結構性改革新政非同尋常。

您已閱讀6%(310字),剩餘94%(480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