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東盟

The fiction of a unified, harmonised Asean
「統一東盟」的幻象


FT專欄作家皮林:東盟即將迎來重大里程碑,建立產品和服務的單一市場。然而,監管差異、非貿易壁壘、人口流動的障礙等種種因素讓東盟難以成爲亞洲的「新歐洲」。

If you think European nations are having a hard time holding it together — strained by disputes over immigration, austerity and debt — spare a thought for the 10 countries that form 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如果你認爲受移民、緊縮和債務方面糾紛的困擾,歐洲國家的團結眼下面臨考驗,那麼你還是省點心思、想想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的10個成員國吧。

您已閱讀5%(296字),剩餘95%(626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戴維•皮林

戴維•皮林(David Pilling)現爲《金融時報》非洲事務主編。先前他是FT亞洲版主編。他的專欄涉及到商業、投資、政治和經濟方面的話題。皮林1990年加入FT。他曾經在倫敦、智利、阿根廷工作過。在成爲亞洲版主編之前,他擔任FT東京分社社長。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