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經濟

FT社評:東盟應推進一體化

與歐盟不同,東盟的決策方式常導致前進動力不足。東盟應強化其祕書處的權力,並採取更具干預性的方式來落實建立「東盟經濟共同體」計劃。

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簡稱東盟)應成爲一個強大的經濟集團。東盟的6.25億人口將在2030年之前增加1.2億,不但可以擴大本就充裕的勞動力儲備,而且該地區還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然而,這個10國集團的表現並不盡如人意:東盟擁有世界9%的人口,卻只佔全球GDP的3%。這種不佳表現部分源於成員國在政治和監管方面的多樣性,這削弱了區域的競爭力,抑制了對製造業和基礎設施的投資。

因此,計劃在今年底之前創立的東盟經濟共同體(Asean Economic Community, AEC)具有里程碑意義。AEC旨在加快區域一體化,建立單一的市場和生產基地。對AEC能帶來潛力的期待已因爲經濟放緩而變得更加迫切,該地區的GDP增速下降至2008/09年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準。

表面上看,AEC的目標類似於歐洲經濟共同體(European Economic Community)成立之初的願景。東盟2007年通過的一項藍圖設想了單一的市場和生產基地,其中包括規範貿易關稅、消除非關稅壁壘的措施,以及服務和投資的自由流動。它還允許熟練工人更自由地遷徙以及更自由的資本流通。

您已閱讀39%(479字),剩餘61%(759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