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敘利亞

How history answers Syria’s unholy war
如何理解一團亂麻的敘利亞衝突?


FT專欄作家斯蒂芬斯:17世紀,宗教角力與世俗對抗糾纏在一起,使歐洲爆發了生靈塗炭的「30年戰爭」。這場戰爭有助於我們看清當今的敘利亞衝突。

The Middle East reminds us that there is nothing so unholy as a holy war. Europe learnt this in the 17th century. Confessional competition between Catholicism and Protestantism fused with temporal rivalry to provoke the Thirty Years’ War among the continent’s leading powers.

中東局勢提醒我們:沒有什麼比聖戰更加邪惡。歐洲曾在17世紀領教過這一點。當時,天主教和新教之間的宗教角力與世俗對抗糾纏在一起,使歐洲大陸領先強國之間爆發了一場曠日持久的戰爭——「三十年戰爭」(Thirty Years' War)。

您已閱讀5%(390字),剩餘95%(691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菲力普•斯蒂芬斯

菲力普•斯蒂芬斯(Philip Stephens)目前擔任英國《金融時報》的副主編。作爲FT的首席政治評論員,他的專欄每兩週更新一次,評論全球和英國的事務。他著述甚豐,曾經爲英國前首相托尼-布萊爾寫傳記。斯蒂芬斯畢業於牛津大學,目前和家人住在倫敦。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