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

西方爲何調整對沙烏地政策?

FT專欄作家拉赫曼:西方政策制定者在尋找ISIS世界觀的根源時,越來越多地追溯到了沙烏地宗教機構所倡導的瓦哈比主義。也許是時候讓沙烏地人作出選擇了,如果他們不允許在沙烏地國內興建基督教堂、印度教寺廟和猶太教堂,那就別在西方繼續資助清真寺。

西方與沙烏地阿拉伯的關係正在發生某種變化。這一點可以從報紙上讀出來;從政治家們口中聽出來;從政策轉變中看出來。

對沙烏地懷有敵意的文章如今已成爲西方媒體的標配。上週日,《觀察家報》(The Observer)的主社論公開指責英國與沙烏地的關係是一種「危及英國安全的不光彩聯盟」。不久前,英國廣播公司(BBC)刊發的一篇文章濃墨重彩地報導了沙烏地國內一波「前所未有的死刑潮」。幾個月前,堪稱美國最具影響力專欄作家的托馬斯•弗里德曼(Thomas Friedman),將恐怖組織「伊斯蘭國」(ISIS)稱爲沙烏地的「意識形態產物」。

政治家們也開始拿類似的主題說事。德國副總理西格馬爾•加布里爾(Sigmar Gabriel)指責沙烏地爲在西方活動的伊斯蘭極端主義分子提供資金,並補充稱:「我們必須讓沙烏地明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日子已經結束。」英國自由民主黨(Liberal Democrats)前黨魁阿什當勳爵(Lord Ashdown)呼籲英國對「資助聖戰組織」的行爲展開調查,矛頭直指沙烏地。

您已閱讀25%(438字),剩餘75%(1280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