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

Lex專欄:東芝老而不慧

東芝的智慧似乎並沒有隨著年歲成長。會計醜聞令東芝的公司誠信受到質疑,同時,姍姍來遲的重組計劃將讓東芝付出高昂代價。

如果智慧跟著年齡漲的話,日本的東芝(Toshiba)應該具有很高的公司智商了。成立於1875年的東芝,歷史要比日立(Hitachi)、松下(Panasonic)和索尼(Sony)等其他日本電子產品巨擘長得多。不幸的是,該公司管理層最近卻做出了一些愚蠢的事情:今年7月,有訊息曝出,該公司曾多年誇大利潤。本週,該公司警告稱,會計問題導致的重組將導致該公司在截至明年3月的財年中出現創紀錄虧損。該公司股價今年已累計下跌一半,週二再次下跌12%。

今年夏季以前,東芝只不過是又一家試圖重塑過去輝煌的日本電子產品出口商,2014年,該公司約60%的銷售額來自海外。會計醜聞不僅引發了外界對於該公司誠信的質疑,還牽涉到其他公司。週二,安永(Ernst & Young)因審計工作「嚴重不當」被監管機構日本金融廳(Financial Services Agency)處以罰金。

在東芝蒙羞之際,該公司姍姍來遲的重組正在進行。與東芝遲來的重組相比,松下和索尼早已退出半導體和其他硬體業務。東芝出售價值1770億日元(合10億英鎊)股權的交易已經完成。該公司計劃裁員1.06萬人,佔員工總數的四分之一。此舉代價高昂:該公司將登記2600億日元的重組支出,並進一步減記資產1100億日元。預計在截至2016年3月的財年中,東芝總計將錄得5500億日元虧損。而這還是在該公司尚未處置其垂死的電視和筆記型電腦業務的情況下。

您已閱讀73%(598字),剩餘27%(224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