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東芝

東芝會計醜聞帶來投資機遇

FT專欄作家加普:日本並不是一個完美的市場,日本企業在清理自身行爲方面的進程緩慢、崎嶇但不可阻擋。這實際也爲外國投資者提供了投資機會。

東芝公司(Toshiba)社長田中久雄(Hisao Tanaka)週二因12億美元的會計醜聞引咎辭職時鞠躬15秒錶示悔悟。他和其他7名高階主管爲始於2008年的欺騙行爲承擔了責任。日本財政大臣麻生太郎(Taro Aso)警告稱,這可能「喪失市場的信任」。

麻生太郎說得沒錯,作爲日本主要的工業集團之一,東芝發生的醜聞很嚴重——東芝名義上還是企業治理改革的領軍者。加上2011年奧林巴斯(Olympus)執行長邁克爾•伍德福德(Michael Woodford)曝光的17億美元欺詐,這表明日本公司很容易操縱賬目。但外國投資者不應放棄而打道回府。

正好相反,這是一個機會——無論是做空接下來將遭受醜聞打擊的公司,還是購買那些被迫改變做事方式的公司的股票,或者依次採取這兩種策略。日本是一個不完美的市場,它在清理企業行爲方面緩慢、崎嶇但不可阻擋的進程提供了投資目標。

您已閱讀21%(379字),剩餘79%(1422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約翰•加普

約翰·加普(John Gapper)是英國《金融時報》副主編、首席產業評論員。他的專欄每週四會出現在英國《金融時報》的評論版。加普從1987年開始就在英國《金融時報》工作,報導勞資關係、銀行和媒體。他曾經寫過一本書,叫做《閃閃發亮的騙局》(All That Glitters),講的是霸菱銀行1995年倒閉的內幕。

相關文章

相關話題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