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

社會結構不平衡是中國經濟問題的癥結

FT中文網讀者陳慶洋:中國要解決好發展問題,應當尋求類似這樣的方案:給邊緣化羣體開闢退路,將農村土地還給農民,允許農民自主建房、自主生產農副產品。

FT中文網編輯:

我在FT中文網上看到了《林毅夫:尋找中國的發展「真經」》一文,其中提到了新結構經濟學的的話題。然而,結合到目前的社會實際情況,我認爲這個觀點雖然很新穎,但對解決目前的社會問題效用甚微。畢竟,從理論著手解決的只能是理論上的問題;要想切實解決實際問題,還是要經過不斷的實踐。而到那個時候,理論模型或許又已經落伍了。

由此,這篇文章引發了我對目前經濟轉型發展的一些思考,即:社會結構的不平衡。理由如下:

您已閱讀21%(205字),剩餘79%(775字)包含更多重要資訊,訂閱以繼續探索完整內容,並享受更多專屬服務。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FT中文網所有,未經允許任何單位或個人不得轉載,複製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全部或部分,侵權必究。
設置字型大小×
最小
較小
默認
較大
最大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