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冬季的氣溫並不是特別嚴寒,但經濟的溫度卻特別寒冷。而且不幸的是,經濟嚴冬還可能持續到2016年,成爲明年全球經濟和中國經濟的基調。
安邦諮詢(ANBOUND)研究團隊先前曾分析,今年中國經濟低迷受外部經濟環境的影響很大。現在看來,全球經濟的嚴冬可能比過去估計的要更爲嚴重。中國財政部官員不久前也發出預警,目前全球經濟形勢是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最爲複雜嚴峻的一年,表現在多個方面:第一、從全球經濟增速看。IMF在2015年度四次下調全球經濟成長率,從年初的預測3.8%下調到目前的3.1%,3.1%的經濟成長意味著2009年以來全球經濟最低的增速。第二、全球貿易成長連續三年低於全球經濟成長,2015年根據WTO預測全球貿易成長只有2.8%,是連續三年低於全球的經濟成長。值得高度警惕的是發展中國家的貿易成長率,多年來第一次低於全球發達國家的貿易成長率:發展中國家貿易成長率2015年爲1.4%,發達國家貿易成長率3.05%。第三、全球發達國家貨幣政策的分化,2015年這種分化會進一步加劇。第四、大宗商品價格,2015年持續下降的,石油價格基本上是腰斬,大宗礦產品和農產品價格下跌了30%左右。
情況的確很不樂觀,從全球經濟體來看,除了美國經濟呈現出清晰的復甦之外,歐洲經濟整體上仍在泥潭中掙扎,超級寬鬆政策下的日本經濟並未呈現穩定的回暖,至少不能成爲2016年全球經濟的正面拉動力量。新興市場的情況十分糟糕,中國經濟增速下行是最大的負面事件,曾經最大的「世界工廠」的發動機開始乏力,這既是全球經濟低迷的結果,也是今後全球經濟進一步低迷的原因之一。明年的一個重大風險點是巴西經濟,這個曾經的「金磚國家」成員國,目前正遭受高通膨、低成長、高失業率、債務高企、消費低迷、貨幣貶值的「最壞組合」。巴西經濟如果在明年發生危機,將毫不令人奇怪。值得警惕的是,巴西經濟危機可能把整個南美洲拖下水,並帶來南美洲政治上的全面向「右」轉。這對於在南美諸國有大量投資和融資的中國來說,意味著重大潛在風險。